“现有的国际规范已经不再适用” ——阎学通:德中两国反思构建全球秩序之道
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专访阎学通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来源:德国柯尔伯基金会网站
发表时间:2017年12月5日
柯尔柏基金会:阎教授您好,目前,中德两国国内都存在是否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的争论。您认为两国对于国际责任的理解有何相似之处?
阎:在德国,人们似乎认为,承担国际责任就是开展对外援助。我认为,对外援助对于承担国际责任所起的作用是有限有的。真正的国际责任主要是指大国对小国提供安全保护。有趣的是,中德两国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要求两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很高。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美国不再愿意承担其全球领导的责任,全世界都期待崛起的大国来填补美国所留下的空白。但是,这一期待并不意味着中德两国有承担这一责任的能力。未来5-10年里,我们可能面临一个没有全球领导国的世界。因此,我建议中德两国都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的领导权而不是全球领导权。提供强有力的区域领导既能让中德两国自己受益,也有利于区域内其他国家发展。
柯尔柏基金会:如果德国有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雄心,对中国有何重要意义?
阎: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德国愿意承担维持欧洲和平的地区责任,中国将从中受益。在我看来,多数欧洲人认为,相对于欧洲,亚洲更容易爆发地区冲突。朝核危机就很容易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冷战结束以来,尽管东亚国家间经常剑拔弩张,但是从未爆发过任何战争。相反,我认为欧洲实际上面临比亚洲更大的战争风险。回顾冷战后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的几场主要战争,例如科索沃战争,格鲁吉亚战争和乌克兰内战,都发生在欧洲。而且,分离主义思想正在欧洲大行其道,难民问题也引发了种族间的紧张关系。历史上看,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内战的根源。
柯尔柏基金会:您认为,尽管过去中国一直从不结盟政策中受益,但是现在中国应该建立更强大的联盟来增强自身影响力。请问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是否也在中国的潜在盟友名单里?
阎:首先,中国邻国众多,与周边国家加强睦邻友好关系比发展与欧洲国家关系更为紧迫和重要。当然,并不是周边所有国家都是中国潜在的盟友,但其中一些国家的安全利益与中国的安全利益休戚相关,如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等。目前,中国与欧洲国家共享的安全利益较小,动力还不足以让中国与欧洲国家组成联盟。
柯尔柏基金会:您认为哪些议题对于中德两国未来十年的合作至关重要?
阎:中德两国在贸易与环境议题上享有共同利益。我认为,这两个领域将会是两国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而且,中德两国不仅要考虑如何做生意,创造财富和净化空气,还应该在其他领域开展合作,并共同思考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范。现在的国际规范形成于冷战之后,它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国际形势变化。全球化浪潮已经使许多国内问题变成国际问题,新的国际规范应该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因此,中德两国应先在本地区建立稳定的区域秩序,然后共同制定全球贸易,金融,安全,移民等方面的全球规范。
柯尔柏基金会:您曾提出,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就必须赢得世界人心。可是,现在中国并没有赢得德国人民的心。例如,德国人认为中国在双边贸易上并未很好地体现互惠互利原则,同时,德国人也并不认同中国政府对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态度。
阎:经济合作的目的不是笼络人心,而在于使双方从合作中受益。中国想要赢得德国人民的心,就应该与德国开展更多的文化层面的交流合作。而且,中国应该更多地在处理国际事务使体现在国内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和文明的价值观念,并将它在国际舞台上发扬光大,加强在国际事务上的政治领导。这是中国增加自身软实力的先决条件。现在指导外交与内政的意识形态不一致问题,应该引起中国政府的足够重视。
柯尔柏基金会:为了在朝核危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您认为西方国家还需要注意什么?
阎: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朝鲜要拼命发展核武器?朝鲜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其国体在本质上类似于封建社会的体制。行使政治权力的不是某个党派,不是朝鲜某个社会团体,更不是朝鲜人民,而是朝鲜的一个家族。金正恩认为核武器是维持家族政权的唯一手段。所以无论国际社会给朝鲜施加什么样的经济制裁,金正恩都不会放弃核武器。他绝不会放弃维护家族统治的安全保障。如果欧洲人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在如何预防东亚爆发战争这一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病人生病时,医生当然想要治好它。但是,当医生发现病人得了不治之症时,就得面对现实,所考虑的只能是如何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命。现在国际社会对朝鲜核问题的最紧迫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防止这场危机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而不是消除它!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防止进一步的核扩散是当务之急。
(译文仅供参考,翻译:徐舟 ,原文转载自德国柯尔伯基金会网站 ,https://www.koerber-stiftung.de/en/berlin-foreign-policy-forum/the-berlin-pulse/yan.html)